close

Picture5.jpgPicture9.jpg

抗戰時期在外國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國軍隊形象表徵的,莫過於配發國民政府「中央軍」部隊所使用的德造M35鋼盔,一般人習慣稱為「德式盔」,M35鋼盔乃是德國於1935年(民國24年),在吸取一次大戰的經驗後,在原有M16、M17、M18等鋼盔的基礎上,所改良出的一款重量輕,內襯舒適且整體防護效果更佳的鋼盔,此款鋼盔從此也成為了二戰德軍的標準形象標誌,德軍於同年7月1日將此鋼盔定型命名為M1935型(簡稱M35型)鋼盔。

Picture3.jpgPicture4.jpg

此款二戰中最優異的鋼盔,製造國德國卻不是第一個配發使用的國家,德軍一直到1936年(民國25年)才開始列裝,而因為當時國民政府與德國之間合作關係密切,所以首批M35盔大部分都飄洋過海的來到了中國,配發給國民政府所屬的中央軍「德式師」及中央軍校教導團官兵使用,據目前所得知的文獻資料記載,截至1936年止,中國共計進口了近31萬5千頂的「德式盔」,概估整個抗戰期間M35鋼盔在中國應該至少達到40萬頂左右,這款鋼盔甚至在韓戰時尚能看到他跟隨「中國人民志願軍」穿梭在韓國戰場上,但最後的一批「德式盔」應該也跟著國軍到了台灣,曾有不止一位軍友前輩提起在金門服役時,在某處經理庫房內親眼目睹大量的「德式盔」,但最後下場可能都已被國軍標廢溶成了鐵水。

Picture14.jpgPicture11.jpg

Picture12.jpgPicture16.jpg

Picture23.jpgPicture21.jpg

由於德國人對製作工藝的要求及做事態度的嚴謹,特地考量到為了能讓不同頭圍的士兵都能戴的舒適,因此將M35鋼盔開發出六種尺寸規格,這與同時期其他國家鋼盔最多只有兩種頭圍規格(大或小)而言,算是一個很貼心的地方。

Picture26.jpgPicture18.jpg

「德式盔」內部有舒適的皮製內襯墊,是由一塊皮革裁剪成八個皮瓣狀所縫製而成,內襯墊的材質則有羊皮及豬皮兩種,皮瓣與皮瓣之間用棉繩串連結合在一起,可以調整配戴時所需要的深淺程度,每個皮瓣上穿有5個透氣孔,整體設計就是希望能減少長期配戴時,頭部所產生的不適感;鋼盔帶同樣為皮革製成,有黑色及棕色兩種顏色,盔帶上共13個扣眼。原廠的皮帶上通常都印有生產廠商的廠名、生產日期和其它標記;鋼盔本體是用一整塊鉬鋼薄板多次機械模具衝壓成形,然後再對鋼盔邊緣進行卷軋,使其光滑柔和,並在左右兩側各開了一個透氣孔,美國的M1鋼盔也採用了類似的卷軋工藝,但卻比「德式盔」整整晚了五年才問市。

 

Picture2.jpgPicture1.jpg

「德式盔」採用「全面包裹式防護」,能有效增加對頭部側面和後腦的防護,同時盔沿有卷邊,可預防雨水滴下遮擋視線,「德式盔」的V50值(用1.1克的斜邊圓柱體彈丸,在規定距離內以不同的速度射擊頭盔,其中50%的彈丸擊穿頭盔,另外50%不擊穿的數值)大約在400m/s左右,而二戰時期其他國家的制式鋼盔的平均水平是300m/s,所以「德式盔」不僅戴起來舒適,防護力在當時也是一流。

Picture17.jpgPicture15.jpg

「德式盔」出廠前會在鋼盔內側邊緣刻上兩組文字,一組是英文數字代碼,這組代碼的意思是顯示製造工廠及鋼盔尺寸(如ET62、ET66),另一組則為4位數的出廠編號,在德國負責生產M35鋼盔的工廠共計有5家工廠,而國軍所使用的即為Eisenwerke Thale所生產的鋼盔,製造代碼為ET,而據蒐藏界的研究(暫缺文獻佐證),供應國軍的「德式盔」出廠編號只有開頭為28XX、29XX及極少量30XX的才是真正國軍所使用過的原品;另外國軍「德式盔」國徽的塗裝方式有兩種作法,初期德國原廠是使用噴漆方式,在鋼盔左側噴上國徽,後來在國內也有直接將國徽章體直接貼上去的,省略噴塗的程序,在此有一個小插曲,就是當時德國工廠並不瞭解青天白日徽光芒尖端所應該對到的相對位置,所以噴塗時統一變成了光芒缺口對正上下左右。

Picture27.jpgPicture24.jpg

Picture7.jpgPicture8.jpg

雖然「德式盔」堪稱國民革命軍的代表性裝備,但是在台灣不管是「國軍歷史文物館」或是各軍種司令部及所屬部隊的「隊史館」,都找不到任何一頂真品的「德式盔」,這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也直接印證了國軍對自己歷史文物保存的漠視,我所蒐藏的這頂「德式盔」是輾轉由國外購回,據猜測是當時外國軍人從中國攜回的紀念品,因年代已超過80年,原漆已有老化轉色(暗蘋果綠)現象,目前大陸地區仍有不少「德式盔」留存,但普遍品項都不佳,且近年大陸已有多家工廠製造高仿的「德式盔」用在影視道具及外銷,想要蒐藏的人務必要小心。

Picture25.jpg

arrow
arrow

    軍人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